崩盤前兆:2億桶石油在海上漂 湧向中國兩大城市

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本周召開油產會議,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問題再度成為焦點。《路透社》發表一系列海上油輪及儲油船的衛星照片,凸顯全球供油嚴重壅塞情況:約2億桶石油被迫在海上漂流或停泊,上不了岸。

  圖為新加坡沿岸海域交通圖,圖中密密麻麻分佈的紅點皆為原油船,由此可見交通擁擠情況。

  註:OPEC周四在沒有就石油產量達成任何新協議的情況下結束會議,將繼續採取放任政策,成員國稱現有政策已逐漸協助供需恢復均衡並提振了油價。

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油船們要麼等著裝貨,要麼等著卸貨,它們裝載著共計約2億桶原油,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海上交通擁擠問題,而港口們又難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此多的原油船可能是全球石油供應過剩局面的最明顯跡象。

  圖一

  全球660多艘超級油輪(VLCC) 幾乎全都用於將中東地區原油運往亞洲。圖一是今年4月11日所拍攝在海上的超級油輪或蘇伊士極限型油輪(Suezmax) 衛星位置圖,由橘色標示代表,可以見到擁擠程度。

  圖二

  而從圖二的地區圖來看,位於伊拉克巴斯拉(Basra) 港外海有多達19 艘VLCC 及蘇伊士極限型油輪等待出發,總運油量達到4300萬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東岸也有多達29艘超大型油輪徘徊。

出口國:

海灣地區

左上角圓圈處:儘管連年紛爭戰亂不斷,但是仍有裝載總量達4300萬桶的19艘超大型油輪和蘇伊士油輪等著被裝滿再離開伊拉克的巴斯拉港口。

右下角圓圈處:29艘油輪停靠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東岸富查伊拉港和豪爾費坎港口,這兩個港口是各種各樣石油產品的交易中心。

  圖三

  圖三及圖四則是從原油輸入地來看。圖三是中國青島港外海大型油輪衛星照片,顯示由於去年才取得原油進口許可的所謂「茶壺」中小型煉油廠,今年大量進口低成本原油,導致青島港油輪遲滯時間暴增4倍至20-30 天。

  圖四(灰色圖示為浮動儲油船)

  圖五

  圖四及圖五則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外海的大型油輪及儲油船與較小型運油船的位置衛星圖。由於開往遠東的油輪幾乎全都要通過該海域,使得新加坡成為 全球油輪的加油站及煉油與船隻維修港埠。從圖中可見,全球原油供應過剩距離消化完還很遙遠,海上還有數十艘大型油輪裝著賣不出去的原油,甚至需加入新船隻 充當浮動儲油槽。

到底有多擁擠?

要想知道一些航線有多擁擠,那就必須看看世界最繁忙港口——上海港。數百艘在長江中來往航行散貨船停靠在各種各樣的地方。

 

外媒:全球投資者加碼押注中國股市

A股將被納入MSCI明晟的預期推動中國股市此輪上漲。

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全球投資者正在加碼押注中國股市,主要因為他們預期A股將被納入一個主要全球指數。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上海股市周二大幅上漲,並創近三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主要是受全球投資者大舉買入一只追蹤A股的香港ETF (交易所交易基金)提振。這表明投資者相信,國際指數公司MSCI明晟(MSCI Inc., MSCI)將決定把某些大型中資上市公司股票納入該公司一個有影響力的指數。該決定定於美國股市6月14日收盤之後做出。一年前,MSCI明 晟做出了不將A股納入該指數的決定。

另一些因素也鼓舞了投資者長期壓抑的情緒: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Inc.)從中國政府獲批更多投資額度;中國推出深港通的希望增大。

國都證券(Guodu Securities)分析師肖世軍稱,外國投資者似乎正轉而看好中國股市,認為A股估值合理,而且在MSCI明晟接納A股的希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A股也更加安全了。

上述名為南方富時中國50 ETF (CSOP FTSE China A50)的香港基金周二披露,在周一淨流入人民幣20億元之後,該基金再獲人民幣18億元(合2.73億美元)資金淨流入。該基金持有中國部分大型銀行、 保險公司和能源公司的股票。該基金上周淨流入資金總額為人民幣6億元。管理該基金的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SOP Asset Management Ltd.)稱,這些新的需求來自大型機構投資者。

此外,周二通過滬港通流入上海股市的資金為人民幣38億元,周一為人民幣30億元,這也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熱情。滬港通可讓全球投資者購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之前10個交易日通過滬港通的平均流入資金規模為人民幣6.1億元。

上證綜指周二漲3.3%,是自3月2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結束了該指數連續三周在50點區間內震蕩的行情。

此輪上漲的背景是,市場對MSCI明晟將把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的預期升溫;全球追蹤該指數的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達1.7萬億美元。這將促使數十億美元的資產管理機構資金流入中國股市。目前中國股市仍未擺脫去年夏季暴跌的影響。

高盛(Goldman Sachs)周二發布報告,把A股被納入MSCI明晟指數的可能性從之前的50%提高至70%,不過這仍遠遠不是一件確定無疑的事情。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中國監管機構早前處理了MSCI明晟所擔憂的問題,A股被納入的可能性已經升高。

例如,MSCI明晟3月份曾表示,中國必須限制上市公司大範圍的停牌。上周五晚間滬深兩地交易所發布了上市公司停複牌新規,要求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的上市公司停牌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涉及非公開發行股票等停牌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

在去年夏天中國股市大跌期間,為避免股價的進一步下跌,數百家A股上市公司以各種理由停牌。

中國政府周一宣布,貝萊德新加坡子公司再獲人民幣200億元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enminb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簡稱RQFII)額度,這是另一個表明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股市興趣升溫的跡象。機構可以通過RQFII將海外募集的人民幣投資於中國大 陸。

此外,圍繞中國政府可能很快啟動深港通的討論升溫,也幫助推動了股市的上揚。深港通類似於滬港通,其啟動也備受投資者期待。在深圳上市的一些公司規模雖較小,但更具創新性。深證綜指周二上漲4.1%。

深證綜指周三收漲0.8%,上證綜指跌0.1%。

急了!民進黨高官紛紛表態願訪大陸

「蔡英文政府『5·20』執政后狀況一堆」,讓民進黨最感束手無策的恐怕還是急轉直下兩岸交流。蔡英文絕口不提「九二共識」,國台辦已強調沒有「九 二共 識」兩岸溝通管道就只能關閉。台媒此前報道,海協會自「5·20」后已經擱置海基會60多份傳真,電話也一通沒接。面對兩岸關係僵局帶來的大陸遊客銳減, 衝擊農產品出口,民進黨地方層級高官紛紛表態想要來大陸交流。

台媒稱,陸客赴台人數於5月起平均減少三成。據台 灣今日新聞網31日消息,原本已計劃好赴台舉辦獎勵旅遊的三家大陸企業等,都向台灣的承辦旅行社告知,取消來台旅遊。旅行社透露,這3團的規模加總超過 8000人,若加上原計劃6月來台某企業3000人團,至今取消來台陸客已超過萬人,若情況再惡化下去,對台灣旅遊觀光而言,將會是一筆大損失。

面對萬人旅遊團的取消,台旅遊業者感到無奈,有了解兩岸觀光的資深業者呼籲台灣當局應該正視這項問題。然而,台灣「交通部長」賀陳旦參加APEC第9屆旅遊部長會議后受訪時卻宣稱,陸客來台人數減少並不影響旅遊產業發展。

 

台媒分析稱,蔡英文政府「中央兩岸政策強硬,令地方和下級部門都感到尷尬難堪」。

  高雄市長陳菊:如果大陸願意,她願帶團前往

據台灣《中國時報》6月1日報道,面對兩岸關係遇冷,陸客驟減,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放風稱,如果大陸願意讓她去邀請大陸城市來台參加港灣城市論壇,她願意帶團前往。

高雄市議會國民黨議員1日質疑新政府上任恐怕讓高雄流於「選前山盟海誓、選后高雄歹勢」。高雄市議員黃紹庭、黃香菽、陳美雅等人1日在市政府總質詢,指新政府就任后,從報表可預見,6月到高雄市大陸觀光客將會減少2/3,質疑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已衝擊觀光經濟等產業。

黃紹庭說,過去兩岸交流正常,台灣每年農漁貨出口到大陸逾新台幣300億元,但新政府就職已衝擊出口至大陸的農漁產品。

黃香菽則引用媒體報道,因為觀光客驟減,返台班機成少數人包機,令旅遊業者憂心不已。

陳菊對此回應,兩岸交流對農漁業有正面助益,新政府希望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期盼新政府和大陸持續溝通,兩岸和平發展。

高雄市將於今年9月舉辦港灣城市論壇,陳菊稱,如果大陸願意,她願意帶團赴陸邀請天津、青島、福州和廈門這些港灣城市。

陳菊曾經兩度登陸,分別為2009高雄世運會及2013亞太城市高峰會(APCS),到大陸邀請地方市長到訪高雄,但去年4月陳菊想要前往東北參訪,推銷高雄水果及觀光,由於對「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未得成行。

香港「中評社」注意到,陳菊1日受訪談到大陸時,使用的名詞是「中國大陸」,而非一般綠營人士常說的「中國」。

據台灣「東森新聞雲」消息,蔡英文1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會前媒體喊話提問,如何看待高雄市長陳菊不排除9月赴大陸訪問,以及前「總統」馬英九6月中旬赴香港演說,蔡英文沒有回應,停下腳步,兩度微笑回頭。

民進黨「立委」蔡易余指出,「小英總統跟花媽(陳菊昵稱)的關係,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這麼重要的一個決定,一定會讓我們『總統』知悉」。

  台中市長林佳龍:打造「中進中出」,未來也將去拜訪港澳等地

台灣《旺報》1日報道,針對高雄市長陳菊提到有意登陸,邀請大陸地方官員參加「2016港灣城市論壇」,民進黨籍台中市長林佳龍1日也稱,城市交流對促 進兩岸關係發展是好事,台中會藉由2019年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等機會,加大兩岸城市交流,也期許台中成為兩岸交流的門戶。

《旺報》31日報道,兩岸關係遇冷,台中市長林佳龍認為,雖然雙方無法百分之百同調,但都想把兩岸關係朝和平跟穩定方面來發展。他希望台中市可以作為台灣和對岸交流的門戶,通過城市交流跟區域經濟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來讓兩岸關係「不會窒息」。

對兩岸的交流合作,林佳龍認為務實交流是王道,他曾主張避開政治上零和選擇,兩岸可先進行地方區域層次合作。對於未來台中市和大陸的交流,他希望政治的大氣候,不要影響兩岸到城市和經貿交流。

林佳龍指出,台中市將舉辦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這是很適合兩岸交流的項目,台中提議要新增自由車、輕艇2個項目,已在書面上取得了包括大陸等會員代表的支持,他今年也先前往日韓去確認,「未來也將去拜訪港澳等地,這個程序會來把它走完」。

此外,2018年台中要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林佳龍表示,「台中市一定會爭取對岸來參與及設館。」

林佳龍表示,中彰投整合營銷,「中進中出」策略目前是成功的,除了大量台商選擇清泉崗機場進出外,從台中進出的港澳旅客從他上任前的8萬人,到去年、他上任第一年,增加到23萬人,今年的目標為50萬人,目前已達到進度,未來「中進中出」會當作台中一個重點推動政策。

  不對「九二共識」表態 訪陸可能性不大

對於陳菊表態想登陸,台灣《旺報》2日援引大陸涉台人士指出,陳菊登陸可能性不大。

該人士分析,陳菊和無黨籍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不同,她是民進黨籍,又是黨內大佬,在蔡英文競選時擔任競選總部主委,因此陳菊有義務就兩岸論述表態,然而陳 菊並非黨主席,不方便表態,因此,在蔡政府未接受「九二共識」,民進黨又有「台獨」黨綱的情況下,即便陳菊對大陸有善意,但當前讓她赴陸訪問的可能性並不 大。

涉台人士進一步指出,沒有「九二共識」基礎,兩岸官方交流勢必中斷,因為「地方政府也是政府」。他透露,過去動輒出現的大陸省級領導訪台,只審批到4月中,之後就完全停擺,特別是針對綠營縣市。

不過,他也表示,在藍營執政的新北市,或許還有與大陸城市交流的機會,但大陸頂多派個地市級的副市長,再用民間協會的身份赴台,但目前並未有人提出這樣的申請。

北京清華大學台研院副院長巫永平1日受訪也表示,由於陳菊的民進黨身分及當前兩岸的氛圍,她要訪陸的可能性不大。他認為,當前兩岸各種交流都先緩一緩,以後再做都來得及,大陸現在就是「集中精力盯著蔡英文」。

  與其對大陸喊話 不如在黨內向蔡英文施壓

《旺報》6月2日發表評論《誰阻擋陳菊?》,文章指出,高雄要舉辦港灣城市論壇,今年打算邀請大陸4個沿海城市與會,展現陳菊繼續經營兩岸的企圖心。陳菊顯然也知道,要將高雄打造成為亞太觀光之都,沒有陸客是不可能的。

文章稱,過去陳菊有過兩次成功登陸的經驗,其低調務實處理方式有助於兩岸在地方層級實現破冰。但現在民進黨已經是執政黨,其兩岸政策動見觀瞻,有許多不容迴避之處,「九二共識」或「一中原則」就是問題的癥結。

具體而言,馬英九政府時期大陸與民進黨尚處於接觸、試探階段。在這種的情況下,大陸願意釋出一定空間給民進黨地方縣市長,使雙方能實現初步的互動和彼此了解。

但現在早已時移勢易,民進黨「全面執政」,大陸所要面對的官方就是民進黨政府,中央與地方也再難分開處理,如此一來許多關鍵原則就必須搬上檯面作為前提。

換句話說,若蔡英文遲遲不完成大陸所說的「答卷」,不僅中央層級的兩岸官方互動將停擺,地方層次的首長登陸也將難成行。

文章指出,去年陳菊就曾經想訪問東北,但大陸一改過去不要求綠營縣市長做政治表態的作法,堅決要求以「九二共識」為前提,導致訪問行程夭折。

選前尚且如此,520之後兩岸進入冷和平階段,就更沒空間為陳菊放行。文章指出,陳菊與其對大陸喊話,倒不如在黨內向蔡英文施壓,讓其對兩岸議題作出積極表態。陳菊必須將這種需求轉化成政策壓力,讓蔡英文充分意識到,地方縣市長有強烈的需求開展兩岸交流。

從幫派到統派 白狼張安樂的傳奇

蔡英文520正式就任“總統”前夕,媒體對她將如何面對“九二共識”的猜測鋪天蓋地,而在這甚囂塵上中,一場對新政府的建言集會也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上 演,“白狼”張安樂一如既往秉持他堅定的“一中同表”取態,帶領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多個黨派團體向新政府建言:“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即沒有和平的基礎,我們 期許蔡英文千萬不可任性妄為,置人民生死而不顧。”

兩天之後,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用“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帶過了“九二共識”,國台辦稱之為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事實上沒有完成答卷的不 只是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政府,亦是整個台灣——而考題也不只在於官方論述對兩岸關係的界定,更在人心:今天的台灣人對中國究竟還有多少認同?從這個層面來 講,白狼就像個孤膽英雄,這些年來,太陽花也好,保護黃安也好,他出現在媒體上的每一次行動與建言,都在孜孜不倦地捍衛他所相信的事:台灣跟中國是骨肉情 緣,血脈連著心魂,無從分離。我們無法迴避這樣一個事實:一個中國的大中華敘事在當下台灣社會,絕非主流。但白狼並不理會別人怎麼說,他不厭其煩地用身體 性的表態與投入,去告訴更多人他的信念:兩岸本是一家,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則是時事所趨。也許人們聽不進去,也許獨派嗤之以鼻,但他依然“孤身走我路”,帶 著理想主義的家國情懷,去推進那個中華統一的夢。

這樣堅定的相信,宛如信仰。無論你認同與否,值得付諸敬意。而如果好奇探究下去,究竟是怎樣的生命脈絡淬育出了這位在台灣長大的江湖大佬血液中如此堅定的中國情懷?或許就不只能讀懂張安樂,更能對和他那一代人命運不可分割的歷史語境多上幾分理解。

比月亮更遠的大陸

情懷源於經歷和人生境遇,而童年當然是最初的起點,家庭教育首當其衝。小時候,張安樂母親買給他的兒童讀物里,談的都是中國的古典故事,像 《刺客列傳》豫讓的故事、塞翁失馬、黃粱一夢等等。母親從小在床邊講的故事都是歷史。第二個教育,則由學校帶來。“白狼”張安樂接受《超訊》獨家專訪,回 憶說:“那時候我們去上課,走廊裡面的畫像都是文天祥、戚繼光,所以我剛開始一來大陸很不習慣,一看到處掛的畫像都是四個外國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 斯大林,我的定義那是兩個書呆子、一個騙子、一個強盜。”

張安樂是跟著台灣經歷成長的一代,而從小聽父母講的卻是大陸的故事。他父母都是山西人,抗戰勝利後全家回到南京,他也在南京出生。1949年 初淮海會戰,那年大年初一,父母帶著才一歲的他逃難離開南京,先到上海,再取道杭州,風塵僕僕一直走了一年。張安樂的兩歲生日在海南島度過,其後才從春寒 料峭的高雄登陸台灣。而他初到台灣的印象是父親一直在說,在這寶島,三四月時,居然路邊能吃到西瓜。

“從小就會聽我父親講,我大陸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然後就記得我父親常講,他把希望寄託在朝鮮戰爭時被美軍俘虜的21000個中國戰俘,因 為其中有14000個送到台灣。我父親就說,會不會我大哥也是其中之一過來了?”直到多年之後,張安樂讀大學念書遇到許多僑生,才費盡周折請人幫忙聯絡到 失散多年的哥哥,原來他的大哥已經替父親添了九個孫輩,五男四女。

人生大概就是一種註定,而張安樂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註定牽繫兩岸。

大陸對他來說,最開始意味著什麼呢?張安樂告訴《超訊》:“應該是小時候經常做夢,夢到我回大陸了,但夢到的大陸場景跟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居然把當年在台灣念書的校園變到大陸了,當年大陸對我們來說,就像我給我表妹信中所寫:‘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遙遠。’”

宛如那個長安近還是太陽近的故事——究竟月亮近還是大陸近呢?對年幼的他來說,月亮天天看到,大陸卻看不到。從小因為家庭與學校教育培養出的 對大陸的感情,令他完全能體會到侯德建寫《龍的傳人》的心境。張安樂說自己發自內心感謝父母的教育、國民黨學校乃至當時的社會教育,讓他知道要做一個堂堂 正正的中國人。

因為一直想了解大陸,所以張安樂一度透過同學的關係,偷偷溜進政大“研究匪情”的東亞研究所。“那時候他們有一層樓全是大陸的簡體書,我一看 都是什麼書呢?是大陸的歷史課本。上面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倒美帝野心狼那些。但就覺得讀大陸的歷史課本,好像中國歷史上沒有好人,都是壞 人。孔子也是奴隸主的代言人,反而那些流寇變了好人。”這種認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張安樂後來的命運走向,我們當然無從稽考。但大陸歷史課本給他的印象就 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也就算了,黃巾起義我們是講黃巾賊嘛,那也算了;接著流寇李自成張獻忠也變起義,好人都是我們心目中的流寇。”

而大陸課本與台灣課本的不同之處是會去講中國人什麼時候發明了水車、畢氏定理等等,總體來說講勞動人民的歷史比傳統歷史更多。於是張安樂也開始漸漸明白:“原來同胞的想法跟我們不一樣。”因而他對大陸也更興趣濃厚。

從竹聯幫到美國歲月

張安樂初中讀的是台灣最好的中學建中,初一初二都考第三名,到了初三時,他突然得上兩側中度開放性肺結核,必須休學。休學半年耽誤了高中聯 考,呆在家里看到大家都開學又覺得無聊,於是去補習班補習。也是從補習班里,他開始接觸到兄弟。休學重新復學時,張安樂考中自己的第四志願:建中夜間部。 回到建中第一天就血氣方剛跟人打架。也開始逐漸接觸到竹聯幫,在彈子房見到兄弟被憲兵用木棒打,他就敢直接去捅憲兵,以殺人未遂被移送到地檢署,轟動全 校。

“按道理講,我們外省人在當時的台灣沒什麼出路,我們的土地留在大陸,而本省人有土地有產業。所以我們也就那幾條路:能讀大學的讀大學考公務員,能找工作的找工作,可當時招工都限本省,再不然就去讀軍校或者跑船。哪像我們,就出來混兄弟太保。”

為什麼叫太保?其實源於早期流亡學生到台灣,他們成立的13太保,本省人則叫角頭。張安樂的父母都是軍公教出身,也無法理解兒子在做的事。少男好勇少女好 美,其實只為青春不留白。竹聯幫是學生幫派,一般的兄弟讀高三時自然就會脫離幫派,去當船員或讀軍校,但張安樂的人生,卻因為入讀淡江大學後結識了他口中 的台灣第一美男子“旱鴨子”陳啟禮師兄,而一路與江湖事纏拌了大半生。

讀淡江歷史系的前三年,因為性格仗義人脈光結,各路人馬都找上門來請張安樂去擺平糾紛,到畢業時準備當兵要考試,結果他發現自己留校察看連考 試資格都沒有,也不曉得接下來要做什麼,意外看到學校佈告欄上歐洲研究所的招生簡章,拿了同學的筆記回去準備了十天,居然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研究所取錄。

研究所期間他經營梭哈場(撲克牌賭博),一嘗到甜頭,論文也不寫了,從此就在江湖上搞賭場,看著銀行的存摺起起伏伏往上升,有一天張安樂卻突 然覺得:“我人生就是金錢遊戲嗎?”他記起列寧講過一句話:從莫斯科到巴黎最近的一條路,是由北京經過加爾各答。“我就想,從台北到北京這條路,應該台北 -美國-北京。正好當時大陸開放留學生到美國,革命的推動者都是留學生——辛亥革命是留日學生發動,第二次共產革命是留歐留蘇的跟英美的鬥爭。我想,第三 次要改變中華命運,也是留學生,但是不要革命了。我是反革命。我就想這些留學生,將來是讓中國脫胎換骨的一代人。我想去美國跟他們在一起。”

張安樂想要去北京,而他心里清楚,自己在台灣一個黑社會,要想去大陸就得先去美國拿到博士。“而且野雞大學還不行,因為當年大陸送去美國的都 是訪問學者,而且都是工農兵學員出來的。送的都是哈佛、史丹福、伯克利這種。”於是他去了拉斯維加斯兩年,潛心唸書,從不進賭場,直到得到一位史丹福教授 的推薦書。

初到史丹福時的興奮感源於可以遇到大陸留學生。可要怎麼認識呢?當時曾創辦《中國之春》的王炳章去史丹福演講,張安樂就去了。“那天他講完以 後,一個大陸學生發言,這個人叫楊明輝,個子高高的。他說:‘我知道我們國家落後,所以我們出來學習,我們是要回去建設,不是像你這樣在外面污衊我們國 家。’他講話的時候眼睛紅了,都是淚水。我看了很感動。結束我就跑去跟他握手。”後來張安樂和那批中國留學生關係很好。好到《中國之春》來找他,他還幫忙 安排了楊明輝跟王炳章見面。

幾十年後,《南方週末》訪問白狼,他重提楊明輝時才得知楊已是美國公民,並未回去“建設中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選擇留在美國呆很正常——而白狼看不慣的,只是那些刻意破壞兩岸文化交流的人。

愛台灣,更愛中國

白狼更直指,今天台灣這樣子,台辦要負責任。“為什麼台灣藝人可以在大陸那麼受優待?九把刀你把他捧上天;張愛玲的情人是漢奸,她寫了這麼一 個可歌可泣悲壯的故事還被拍成《色•戒》。反過來說,大陸的宋祖英來,台灣會讓她演出嗎?你把台灣藝人捧上天,自己賤嘛。”他認為,正因為大陸這種潛在的 自卑感,台灣才更有優越感。

而他覺得這樣很窩囊,島內也是每個人都怕綠色,稍有微詞就被媒體塑造成全民公敵。他常和台灣人講:做阻力還是助力,只存乎一念之間。如今島內 的狀況是:對等的和平統一幾乎不可能。“因為年輕人他已經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了,我不是中國人你和我談什麼統一?”所以他更認為台灣的情況危急——綠營起 碼思想統一,民進黨台聯時代力量,都以台灣共和國為目標不,而所謂的泛藍陣營,卻根本沒有統一思想。

而各自打著“中華民國”招牌的藍綠陣營,看在張安樂眼中,其實是一丘之貉,都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和大陸沒有關係。“綠”的圍牆是台灣共和國, 只是客觀條件不允許;而“藍”的圍牆則是“中華民國”。他說:“藍營常常蠱惑大陸,大陸不知道怎麼回事,反正就是“中華民國”。像藍營里新黨算是有中國意 識,新黨在北京叫得比誰都大聲,可一回台灣就高喊我要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也所以,才會有中華統一促進黨的理念。張安樂指出,今時台灣,沒有一個人敢說“我就是正紅旗”。

“所以現在說什麼是統派?台灣的統派就是要堅決支持一國兩制,當然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台灣也有,但像說我的底線就是要一國兩制。”在舉正紅旗 之前,“中華民國”這四個字,白狼個人絕對深有感情。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意義在於它令中國的百年恥辱——包括國共兩黨,都團結在這面旗子下,打敗了日本光復 了台灣,。但他更坦言:“這面旗子,任何人抹殺不了,台灣走向民主就是靠這面旗子,但是我更愛中國。”

在他看來,很悲哀的是,“中華民國”四個字,早已變成“台獨”的護身符和兩岸統一的絆腳石。因而他在台灣一直強調:“我們是中國台灣,中國是 母親……要不是中國大陸,釣魚台我們現在也不能保護,一直都是中國大陸在保護。”他也指出,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會對台灣香港澳門這麼寵愛有加,這些地方的 年輕人可以隨便到大陸去創業。“馬英九在2008年講過說他當選以後,絕不讓大陸勞工進台灣,但大陸聽了也就哈哈一下。”同樣的話,台灣難道敢對美國去講 嗎?

所以張安樂總是試圖告訴人們: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舉正紅旗?因為台灣對“國家定位”不明。他覺得此前備受壓力的洪秀柱其實講得不錯,但畢竟洪要 承擔國民黨內的壓力。而大陸包括台辦的態度,他又真的很看不起。他熟讀中國歷史,拿七國之亂舉例,“當時漢景帝時候有個晁錯,以吳王劉辟為首的就發動了齊 國說晁錯挑撥我們宗室感情,我要起兵殺他,有人建議漢景帝:晁錯挑起矛盾,要殺晁錯息眾怒。漢景帝把晁錯殺了,但人家並沒有退兵,看,你怕了吧?照樣打。 後來靠誰,靠周亞夫平定了。”

他認為今年1月台灣大選前的黃安事件里,黃安有點類似晁錯,因檢舉“台獨”引起眾怒。“所以大陸害怕了,開始像對晁錯一樣,新浪把他刪掉了。 讓周子瑜上了中央電視,不讓黃安回來。可是息眾怒沒有?沒有,人家更囂張了,最後要靠周亞夫,誰是周亞夫?中國人民解放軍。就這麼簡單,這個歷史就這 樣。”

而七國之亂平定後,中央把諸侯國的權利拿走,從此大一統觀念形成,中國也變成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因而他堅定相信:分裂是暫時的,統一是正常 的。又譬如在歐洲,查理曼大帝在西八百年統一歐洲,可後來他的後人分到東法蘭克、西法蘭克,也就是德國法國,再分下去就是歐洲今天的情態。張安樂認為,歐 洲人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但正正因為分裂為太多小國,才無法與美國抗衡。“你沒辦法整合,因為分裂那麼久各有各的語言。人家常和我講,你把黃安比晁錯, 太高了,我說事情的同質性很高,因為晁錯也有錯,在台灣他人緣不好的,每個都在反他。但我覺得那個不重要,我們就事論事。”

或許當時他那樣堅定撐黃安,只因為在“統一”路上敢站出來的人太少。“你說黃安投機,但什麼叫投機?那些在北京一國兩制喊那麼大聲,回來又要捍衛“中華民 國”主權的人,不投機嗎?但黃安沒有啊,他從頭到尾就檢舉“台獨”啊,他沒有到台灣說我愛台灣啊,沒有啊。人家說他背叛台灣,他說自己祖籍是漳州——這才 是不忘祖。沒有錯啊。只是這個事情我很遺憾,本來可以畫個完美的句點。但台辦給他壓力,他畢竟不是我,要面對這麼的大壓力不容易。”

而張安樂自己在堅持的主張和觀念,同樣一直在面對台灣社會主流輿論的不理解。他的執著,有時會讓人覺得有點傷感。“我從來沒有無奈和挫折兩個 字,在台灣就我把《大中國》這首歌唱到大街小巷,我們是宣傳科,《大中國》我給他加了一段,大中國你會唱麼?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那這首歌呢可 以改成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印度,兄弟姐妹有很多,景色也不錯。也可以改成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巴西。對不對?人家也是地大物博,地大人多,也很有特 色。我加了一段: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香火綿延五千年,世界我第一。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開創我文明,儒墨道法大智慧指導我人生。儒墨道法大智慧指導 我人生……”

多添上的這一段,其實是張安樂的半生心緒之寫照。“我二十幾歲開始周遊世界,最後我又回到了中國,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中,走了一圈,我 發現真理就在我們中國的儒墨道法,道家讓我輕生死,墨家教我行俠仗義,儒家教我待人接物,法家教我認識政治現實。所以我那時精神已經武裝了,沒有無奈跟挫 折兩個字。”

反而真正讓人感到感慨萬千的,是他和他的團隊在“統一”這條路上碰到的很多問題,不是源於台灣而是來自大陸。但政治現實如此,他只知道,認為 對的事就該一直做下去。“兩岸的和平統一已經很難了,因為島內已經沒有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發展一支紅色部隊,或說紅色力量,最起碼可 以在島內起到牽製作用。”張安樂直指,如果島內一片綠,每個都要“台獨”,對大陸非常不利,對國際環境也不利。

那需要牽制到什麼時候呢?“當太平洋兩岸可以保證互相毀滅以後,就是兩岸互相統一之時。”

簡單來說,就是當大陸發展到可以和美國互相毀滅時,大陸就可以跟美國坐下來談台灣問題,下個最後通牒,談好就可以一國兩制,談不好就軍事管 制。“我們要做的是希望不要在這段時間在台灣爆發衝突,要一股力量牽制,我們現在五萬人,立場堅定不會隨風倒,而其他人基本都隨風倒了。所以這股力量很重 要。所以我還要繼續努力,因為現在來不及了,因為現在大陸的政策沒有想到鞏固發展壯大。現在的依靠物件不是靠階級而是看感情,誰對大陸有感情誰有中國情 懷,誰就是依靠物件,現在大陸疏忽了這一點。”

以長遠來計,在台灣目前較綠化的情勢下,張安樂接下來的方案,基本上就是:公益、公益、公益;文宣、文宣、文宣;組織、組織、組織。他很清 楚,要先做公益。共產黨當年的成功靠三個字:分田地,其實就是公益事業。他打算以自己目前的資源,成立一個華夏關愛基金會。因為“做公益,大家會看到。統 派活動,媒體一般不報道,但公益來了,文宣就跟著到。”他更強調,要有紅色文宣,有一個紅色平台,這樣才能帶動發展;特別是既然大陸有那麼多資源,做公益 也要透過紅色奶嘴——否則大陸牛奶是紅色的,但透過綠色的奶嘴吃到嘴里,人家就只認奶嘴。

根據地的思想,也是切實考量。張安樂說:“我的資源有限的,所以我能做的,是我們現在先有個根據地的想法——下次選舉時集中地方建立一個根據 地,叫‘一國兩制,基隆先行’,為什麼選基隆呢?因為離台北近,資源方便、人口少、地方小、好集中。”而更重要的是,基隆是一個港口,它離不開大陸,或許 以此為根據地可以為一國兩制帶來垂範。

雖然目前仍是抽象觀念,但他依然覺得是可為之事。而也唯願,這條也許註定風雨漂泊的孤單心路,未來他依然走得無怨無悔。

江湖夜雨十年燈:白狼的情義相挺

江南案爆發,  張安樂為救老大陳啟禮編造手上尚有第二卷錄音帶,結果台灣當局竟相信。後來蔣經國表示蔣家人再也不接班,很多人認為張安樂間接推動台灣民主化,也有不少人怪他間接促成最後李登輝上台

江南案稱得上張安樂一生的華彩樂章,在這起當時震撼太平洋兩岸、並重挫台美關係的政治案件發生後,很多人認為,正是他間接推動了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張安樂之所以會成為改變江南案走向的關鍵人物,源於他與早在就讀淡江時就結識的竹聯幫總堂主“旱鴨子”陳啟禮之間的情誼。而至於陳啟禮和竹聯幫為什麼會捲入這件事,就要回到去美國念書的張安樂身上那剪不斷的江湖情緣。

1981年,竹聯幫和四海幫起了衝突,那時人在美國的張安樂,打電話給已經脫離幫派數年的陳啟禮。“旱鴨子本來是學測量的,被關了五年出來之 後,就跑到工地去監工。後來因緣契合他成立了一個消防器材公司,在台灣消防界也是龍頭。以他當時的地位,他不惹人家,他也不需要。他做他的企業,可是還是 有感情,就像我到美國念書,和竹聯幫的幫會生活也脫離了,但人還是有感情。”因為有感情,所以還是掛心竹聯幫的事。

不能讓台灣被“台獨”勢力控制

這件事的重點是和竹聯幫已經脫離了十一年的陳啟禮跟張安樂講了一句話:“以後蔣經國走了,萬一台灣的政權落在“台獨”手里,我要起來反抗,我 要重新出山重整竹聯幫。”陳啟禮寧願共產黨統治台灣,也不能讓台灣被“台獨”勢力控制。張安樂回憶:“當時是反共的年代,一般人是左手反共右手反獨,比較 忠貞的國民黨就是又反共又反獨,他會在國共之間選擇共,所以他也有很多大陸情懷。他說要招兵買馬重新出山,一號召當然沒問題。可是他怎麼號召?也不能登報 招收會員啊,他跟我說不要去美國,他說我要出來帶兄弟,因為遲早會出事。”而白狼認為當時開啟兩岸勢力的鑰匙在北京,北京要是開放,那香港、台灣、澳門的 問題都迎刃而解,所以還是選擇回到美國。

旱鴨子當時認對白狼大概並不諒解,他認為他該留下來。而旱鴨子也確實很有魅力重新出山,所以白狼再回到美國時,陳啟禮就成立了八個堂口,用八 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作為)作為八個堂口名稱。而刺殺劉宜良的董桂森,就是當時的忠堂堂主。中間六個堂的堂主當年都跟過白狼,而愛堂堂主劉振南,後來則救 了連勝文。

頗有江湖魅力的陳啟禮當時就已感受到“台獨”勢力的威脅,還和蔣緯國變成好友,成立“名商”俱樂部,連宋楚瑜都有加入。也正因為這樣的脈絡, 才發生後來的江南事件。白狼說:“那時旱鴨子來美國,他從“中華民國”主義又回到了中華民族主義,我覺得他後來接觸的都是“中華民國”思想,所以才會發生 江南事件。他想為國家做事,這個國家是天下的大中國。”這其實也是為何後來白狼一定要站出來的原因。“春秋戰國時代有一個季札掛劍的故事,要重振竹聯幫, 只有他和我知道,當時我就知道我們要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錄音帶令當局沒辦法滅口

那卷改變一切的錄音帶里,講到時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局長汪希苓如何給陳啟禮下達任務去制裁江南,理由是江南叛國。陳啟禮當時錄下這卷錄音 帶是為了保護吳敦和董桂森,錄音帶也是自己口述,而並不是和汪希苓的對話——用白狼的話說,旱鴨子沒這種心機。錄音帶的指控非常有用,因為它的存在,當局 就沒辦法滅口,而在美國法庭上,證人指控也算證據。

錄音帶尚未曝光前,紐約飛龍幫的手下打電話給張安樂,提出有華僑要購買這卷帶子。“我說第一我沒有錄音帶,第二就算有,這是兄弟的生命這是無 價的。我當時太大意了,後來當錄音帶的事情曝光後,他又來一通電話,他說紐約的廣東人對你很不諒解,他說老闆叫夥計做事情,夥計怎麼可以出賣老闆?我說你 講的沒錯,老闆叫夥計做事,可是老闆要殺夥計,那夥計的兄弟是不是要站出來?”

那一代人的江湖,之所以成為傳奇、令後人羨慕而神往,是因為其中情義相挺的純粹。當年少就結識的老大成為被政治所利用的棋子、性命即將不保時,不由分說的義氣是白狼當年那樣做的唯一理由。

過程的來龍去脈其實並不複雜。屬於歷史的那一部分我們早已知道,屬於幫派這邊的,則是驚心動魄的回憶。張安樂說:“旱鴨子下來以後,有和董桂 森講說有事情要叫他辦,後來旱鴨子還碰到人跟他說,這事千萬不能讓白狼知道,白狼和江南很好——而我根本就不認識江南。”陳啟禮當時在三藩市四處找兄弟處 理這件事,但一聽說是要刺殺江南,眾人不是不接電話就是臨陣脫逃。

“旱鴨子的個性,答應了一定要處理。怎麼辦呢?叫人到我家把董桂森接走了,本來這個事情和吳敦也沒有關係,他要結婚,他的證婚人是蔣緯國,結 果他開個茶行收到一把槍,他就跑了,婚也沒結就跑到美國來,正好一到美國旱鴨子就找吳敦去了。吳敦是第一槍就打到江南,董桂森因為他是武將,覺得不服氣, 就拿我那把槍對著又打了幾槍。然後後來回到我住的地方,我那個時候已經知道了,因為他們回來我就已經知道了,我只和旱鴨子講了一句話,我們都沒有談案情, 我只是說小心被滅口,他說我也想到了,他說我留了錄音帶,他錄音帶也沒有留給我。後來我就建議說讓小董先留下來,可是台灣打電話說讓他們先回去。”

而跟錄音帶有直接關聯的“黃鳥”,和這件事本來也沒有關係,被扯進去是因為和陳啟禮一行同一班飛機,且幫他們定了機票,從西雅圖經日本轉機。 1984年11月12日,國父誕辰那天,“黃鳥”和白狼說老大他們被抓了,白狼開始還不相信。“後來一看果然被抓了,我們就想怎樣去營救,這個事情事情又 不能公開,我們就找了一個報紙叫《加州論壇報》,找到社長阮大方,說我們想通過報紙放一些資訊給台灣。”到了約定地點,左等右等阮大方都沒有來,白狼被人 包圍,主事者找他談,各種恐嚇。“我當然什麼也不會說。之後我們就和台灣文工會副主委魏萼教授談,我說我們有錄音帶,必要的時候會用。”

張安樂向台當局提三個條件

因為已經聽過“黃鳥”給他的錄音帶,張安樂當時開出三個條件,第一、希望把陳啟禮和吳敦從警備總部軍法移到司法。“因為軍法他可以說你脫逃把 你打死,司法眾目睽睽,根本做不了動作,記者還可以採訪他們,等於把籌碼分給他們,他就有講話的機會。”第二、董桂森逃到菲律賓,當時台灣派人去希望滅 口,張安樂要求停止追殺。“第三,為了掩護他們去抓陳啟禮,發動所謂的一清專案,用一清當藉口把台灣的兄弟全掃蕩,竹聯幫抓的最多,碰到竹聯就抓。”而張 安樂的條件,則是要當局對在一清專案行動中抓到的兄弟,有刑事案件的送法院,沒有的就要送回去。然而,針對這幾個條件,他和台灣方面的交涉卻遲遲未果。 “國安局長”汪敬煦還透過人傳話,表示“沒什麼好談的”。

在美國嘗試走媒體的營救方式不成,和台灣直接談判也碰壁,張安樂心急如焚,和FBI前後糾纏了兩個月後,他決定把錄音帶交給美方。“他們講說,你要救你大 哥的生命,只有我們可以救了——都知道是台灣讓他做,但是要有證據。我還幫他們翻譯,翻譯完了我手寫,他們再重新抄,最後還是他們教我把手寫的東西放到馬 桶沖掉。”錄音帶交出去第二天,張安樂起來看《世界日報》,汪希苓被逮捕。

“FBI問台灣怎麼知道?我說我也不知道,錄音帶在我這邊兩個月台灣都不知道,昨天交給你,台灣馬上採取行動。”在白狼看來,在蔣經國心目 中,是把汪希苓當做戴笠,又把陳啟禮視為杜月笙。事實上,台灣方面本來也搞不清楚這錄音帶牽扯到哪一層,按張安樂的分析,蔣經“國會”覺得,汪希苓畢竟是 夾層,我為了息事寧人可以犧牲。“但你兒子總不能犧牲吧,正好當時做專訪,我們就講,還有一卷錄音帶可以證明真正的主使是蔣孝武——這是我們編出來的,可 是外面一直在講我有錄音帶,最後終於證明我有,所以你再講有第二卷人家也相信。”

情急之下為了救老大編出的第二卷錄音帶,被證明發生作用,蔣經國將蔣孝武外放到新加坡,並表示此後蔣家人再也不接班,也是因此,很多人認為張安樂間接推動了台灣走向民主化。但也當然後來很多人怪他,認為他當時的做法,也間接促成了最後李登輝上台。

不過回到當時語境,張安樂所能考慮的,大概首先是陳啟禮的安危吧。他說:“基本上最後我提的條件,台灣都做了。他們把旱鴨子從警備總部移到司 法,董桂森也離開了菲律賓,當時我的第三個條件是一清專案抓到的有刑事案件的送法院,沒有刑事案件的送回去,因為這是刑事處分,就像大陸的勞教是一樣的 嘛。後來一清專案停了,人沒有送回去,可也沒有再繼續抓人了,等於是我的條件,他們接受了兩個半。”

而或許張安樂一心一意要救人,並未過多考慮的是他自己。公佈錄音帶,的確可以迫使台灣政府停手,卻也等於把竹聯幫在美國的勢力公諸於世,引來 美國治安當局的視線。而這也間接埋下了日後他在美國十年牢獄生涯的起點。那些,當然都是後話。無論如何,重新回到1984年底的張安樂,當然還是會奮不顧 身、不惜曝露自己與幫派的千絲萬縷淵源,去營救“旱鴨子”。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的江湖,曾如此轟轟烈烈有情有義,更是解嚴前台灣威權歷史即將步入尾聲之際不可磨滅的一筆,想來總算是人生也不留白。

新社聯周年慶談及立會選舉:關乎香港管治權

香港九月將迎來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在突破傳統政治框架的新政治力量、新政 治理念陸續出現的背景下,今年的戰況勢必更加激烈。昨日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舉行31周年慶祝酒會,身兼立法會議員的該會會長梁志祥在致辭中特別提到九 月的立法會選舉,強調是“關乎香港管治權以及未來經濟民生能否持續發展”。

新社聯昨日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9周年暨新社聯成立31周年會慶酒會”。除了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林武、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等官員主禮,政黨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等亦有出席。

梁志祥:支持更多愛國愛港人士進入議會

梁志祥在致辭中,一方面照慣例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及介紹新社聯的最新發展情況,另一方面則提及新社聯的歷史。

他說,新社聯於1985年成立,適逢中英聯合聲明剛剛簽署,當時的使命是令香港能夠順利回歸,同時謀求新界居民的福祉;1997年香港回歸之 後,新社聯的會務重點轉向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密切聯繫社會各界,積極培育青年一代,未來還會繼續關注新界發展,為弱勢社群積極發聲。

梁志祥指出,香港目前面對一重又一重的新挑戰,內有“非法佔中”撕裂了香港社會,反對派在立法會肆意拉布、用暴力破壞香港法治、大力鼓吹“港獨”等;外有環球經濟下滑帶來的影響。因此全港市民需要建立起危機感,加強團結。

他又引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早前訪港期間的講話,指大家坐同一條船,香港好,大家都好;香港亂,大家跟著一起埋單。

“今年在新社聯標誌上加上‘跨越’二字,用意是要跨越自身發展的瓶頸,跨越現時社會上阻撓香港發展的種種障礙。今年九月立法會選舉關乎香港管 治權,及未來經濟民生能否持續發展。要好好準備,支持更多愛國愛港的人進入議會,確保香港這條船能夠安安穩穩向前行駛。”梁志祥說。

另一位致辭的新社聯成員是該會理事長陳勇。他雖然未明確提及“立法會選舉”,不過就有這樣的表述:“祝香港行正路、守護法治、再一次騰飛,祝香港的正能量今年像上一次一樣,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共同一起守護香港、再創輝煌。”

一紙通知,瞧瞧美國怎麼在世貿組織「耍橫」

世界貿易組織(WTO)常設上訴機構裁判官、韓國籍國際貿易法專家張勝和的4年任期結束。依照20多年來的常規,他將獲得第二個4年任期,然而這似乎已不可能。

一周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式通知世貿組織,表示不能支持再次任命張勝和。鑒於美國作為成員在世貿組織的絕對權重,且作為美國政府內閣級機構的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表態體現美官方立場,張勝和的任命被擱置。

張勝和畢業於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法學系,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博士學位,曾任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法官,2012年獲任世貿組織上訴機構裁判官。

 

張勝和

有關美國方面不支持張勝和的理由,美國駐世貿組織副代表克里斯·威爾遜5月23日在日內瓦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們不認為他(張勝和)根據世貿組織成員國賦予上訴機構的職權行使了職責。」威爾遜同時批評張勝和的做法「損害了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的團結」。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和彭博社的報道,美國方面以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對3起涉及美國的案件和另一起案件的裁決為例,稱世貿組織裁判專家組存在越權和發布「抽象」裁決的模式。

《金融時報》報道指出,美國對張勝和任命的做法,被指以大欺小和破壞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歐盟和法律學者都警告稱,此舉威脅到全球貿易法庭的公正性。

世貿組織總幹事羅伯托·阿澤維多拒絕就美國反對張勝和連任一事進行置評,他對媒體說:「美方有其顧慮,他們作了明確的表態。」

截至發稿,未見張勝和就此事的表態。

【透視】

美國阻止張勝和連任的做法在世貿組織成員中引發強烈反響。據彭博社報道,包括歐盟、巴西、日本、印度等多個成員公開批評美國,認為此舉違背了上訴機構獨立、公平的原則。

上訴機構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重要職能部門。根據規則,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構是總理事會,該機構負責處理圍繞烏拉圭回合最後文件所包括的任何協定 或協議而產生的爭端。爭端解決的程序是:磋商成立專家小組、通過專家組報告,然後提交上訴機構審議,上訴機構可以維持、修正、撤消專家小組的裁決結論,並 向爭端解決機構提交審議報告,爭端解決機構在上訴機構的報告向世貿組織成員散發后的30天內通過該報告,一經採納,則爭端各方必須無條件接受。

 

對於張勝和在上訴機構的表現,該機構和相關成員以「值得尊敬」予以表述。

對於美國的做法,上訴機構所有其他6名裁判官5月中旬在一封公開信中一致批評美國「將成員任命與個案相關聯的做法損害了公正和信任」。

韓國世貿組織代表對華盛頓的做法表示不滿,認為此舉引發嚴重關注,並要求美方撤回其要求。

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人員丁榕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美國不該插手張勝和的任命。

 

丁榕俊 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人員

他說:「既然世貿組織建立了爭端解決機制,既然成員國同意以此解決貿易爭端,任何外部因素的介入,都會導致世貿組織失去應有的普遍性和公正性。」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儲殷認為,美國的做法即便引發公憤,也實屬正常,因為美國已經慣於這樣的蠻橫做法。

「作為世貿組織『最有權勢』的一方,利用規則實現私利是不意外的事情,」儲殷說。

 

儲殷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儲殷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美國這次阻攔世貿組織上訴機構裁判官任命就是一個表現,但在提倡自由貿易的全球化組織中這樣做,實在是做過頭了。

怪事!南海仲裁庭4/5仲裁員由安倍幕僚任命

 

 

自2013年以來,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而在仲裁前後,美國和日本等域外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從政治、外交、軍事等多方面頻頻對中國進行挑釁,同時對仲裁庭施加壓力。這背後隱藏著美日菲軍事同盟利用南海爭端,濫用國際仲裁打壓中國的政治陰謀。

在菲律賓突然提起仲裁之前,中國與東盟於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四條規定,有關各方承諾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包括1982年《聯合國 海洋法公約》,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另外,中菲早在一系列雙邊文件中達成協議,一致同意,通 過談判解決爭端。2011年中菲還發表了共同聲明,承諾堅持之前的雙邊談判友好協商。為什麼菲律賓突然就變卦了呢?這背後是什麼力量使菲律賓背信棄義,單 方面提起仲裁?

菲律賓在政治、外交和軍事上依靠美國,而美國需要利用菲律賓這個哪怕是很弱小的盟國充當馬前卒來挑戰中國,遏制 中國。美國艦機頻繁地到中國周邊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在南海實施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用武力打壓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及海洋權益主張。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頻頻 攪局,從幕後走向台前與中國對抗,一方面是糾集其盟國和「夥伴」圍堵、遏制中國,阻止中國的快速發展及和平崛起,另一方面是給予盟友和「夥伴」們對抗中國 的信心。美國誣衊中國在南海搞軍事化,實際上自己才是南海地區軍事化的推手。

作為美國走卒且與中國存在釣魚島及東海劃界爭端的日本, 近年來也頻頻提及南海問題,與美國一唱一和。比如,日本利用作為今年七國集團(G7)峰會東道主 的便利,極力兜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張的所謂三原則,即「基於法律的主張」,「不使用武力威脅」和「和平解決爭端」。會議主題本應是全球經濟治理和合作, 然而日本卻不斷宣傳所謂的「海洋安全」。5月27日,峰會發表的首腦宣言提及「海上安全」議題,稱「對東海和南海的情況表示關切,並強調和平管控和解決爭 端是非常重要的。……支持通過法律手段來和平解決爭端」。其實,這些都是企圖佔據道德高地,在南海和東海牽制中國。

南海仲裁 案中,仲裁庭的五名仲裁員除了一人是菲律賓指派外,其餘四人都是由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日本前外交官柳井俊二任命。柳井起初提名斯里蘭卡籍 的克里斯·品托為庭長。因為品托的妻子是菲律賓人,這一任命遭到外界質疑,柳井才不得不將其更換為迦納籍法官托馬斯·門薩。作為南海仲裁庭唯一的非洲仲裁 員,門薩長期在歐美求學和工作,其餘三名仲裁員都是歐洲人。這顯然違背了關於國際司法和仲裁法庭的人員構成應該體現世界各主要法系和公平地域分配的原則。 事實上,代表中國的波蘭籍仲裁員Stanislaw Pawlak在管轄權裁決中支持菲律賓。柳井本人是安倍晉三的幕僚,極力推動日本修改和平憲法。這不得不令人質疑仲裁庭的合法性、公正性。

領土主權爭端問題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的範圍。對於有關領土主權、海洋劃界、歷史性海域或所有權、軍事活動等的爭議,締約國有權不接受強制仲 裁。也就是說,對此類爭議,仲裁庭無權管轄。菲律賓提出的15項訴求,其實質都與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密不可分,都在中國於2006年做出的排除性聲明的排 除事項範圍之內。所以,中國對南海仲裁案「不接受,不參與,不執行」的態度和做法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仲裁庭要做出有管轄權的裁決是錯誤 的,嚴重背離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精神及有關國際仲裁的一般國際法原則,其公正性和動機十分可疑。

中國腰桿越來越硬? 王毅對女記者發飆

 

 

  王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5月31日開始訪問加拿大。在次日和加拿大外長進行會晤之後的聯合記者會上,王毅針對一名提問的加拿大女記者動怒,斥之為「偏見」「傲慢」「不足責任」「沒有發言權」,媒體質疑其有失外交禮儀,並折射出中國外交日益強硬化的趨勢。

「你沒有發言權!」

在當天的聯合記者會上,加拿大iPolitics網站女記者康納莉向本國外交部長迪翁提問,其中列舉中國人權的惡化狀況,包括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被捕、人權律師遭受打壓、尤其是加拿大公民凱文-高被中國羈押,並向迪翁外長提問如何運用加中關係來改善人權。

迪翁部長的回答四平八穩,他認為,正是因為存在這些分歧,所以加中雙方需要接觸和交流。雙方在會談中已經談到凱文-高以及香港等地的人權問題。

輪到中國媒體時,中央電視台記者向王毅提問「亞太地區發展的良好方向」,但此時王毅甩開問題,表示先要「對涉及到中國的問題做一個回應」。

王毅用嚴厲語氣駁斥康納莉說,「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從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在翻譯之後,王毅用聲色俱厲的語氣稱:

「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知道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面貌,把6億以上的人擺脫了貧困嗎?你知道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 經濟體嗎?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地保護人權的話,中國能取得這麼大的發展嗎?你知道中國已經把保護人權列入我們的憲法當中嗎?我要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狀 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有發言權!所以請你不要再做這種不負責任的提問。中國歡迎一切善意的建議,但我們拒絕任何無端的指 責。」

然後王毅徑直回到剛才中央電視台記者的提問上。他援引習近平在2014年APEC會議上的發言,作為自己的回應依據。

王毅的發飆舉動也給在場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當另一名加拿大記者向王毅提問時,先以「最大的尊敬」(with greatest respect)作為開場白,並解釋說加拿大人對中國人權非常關注,然後才進入正題。

 加拿大對華政策的兩難

另據加拿大廣播電台中文部報道,加國媒體直到王毅來訪的前一天下午才得知此次訪問的消息。

布魯克大學政治系教授、資深中國問題專家查爾斯.伯頓在接受《環球郵報》採訪時,對政府如此低調地安排這次兩國外長正式會談感到驚訝。伯頓曾在加拿大駐華使館供職多年,他認為這種規格的訪問通常應該提早宣布。

伯頓推測,加方之所以如此安排,似乎反映出的心態是不想在對華政策問題上引起過多公眾注意和公開辯論。

在保守黨執政期間,加中關係一直保持冷淡。自由黨獲勝后,外界普遍認為對華政策將出現重大調整,新政府對華態度將更加友好,包括在啟動自由貿易談判和鼓 勵加拿大學生大規模前往中國留學等等。但實際上迄今為止這種改變並不顯著,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似乎左右為難:雖然總理小特魯多曾經承諾取消保守黨對中資的 限制,但同時又不能無視安全部門對中國控制加拿大能源部門的擔憂。

此外,雖然保守黨政府下台,但加拿大民意仍然對中國保持警惕。據《環 球郵報》報道,今年2月份的一項民調顯示,76%的加拿大人對中國政府持負面看法或某種程度的負面看法。只有2%的加拿大人對中國政府持正面看法。圍繞加 中籤訂自由貿易協定,反對群體比例也明顯超過支持群體。

 中國外交:腰板越來越硬?

王毅針對加拿大女記者的強硬表態引發了各國媒體的普遍關注。從技術上說,一國外長回答並沒有向自己提問的問題,即便不合情理,也並非完全不可想象——如 果的確涉及到重大立場宣示的話。但是作為來訪客人,用強硬語氣批評東道國記者「偏見」、「傲慢」、「不負責任」,甚至教訓媒體記者「沒有發言權」,則體現 出明顯的心態鴻溝。

更加耐人尋味的是,作為前駐日大使,王毅曾經被認為 「勤奮好學、注重細節且具有溫和的外交風格」,而在加拿大的發飆,則展示出這位外交部長的強硬一面。

事實上,已經有觀察人士指出,在中共目前的權力體系中,外交部並不擁有制定外交政策的能力,只是最高層意志的執行機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習近平咄咄逼人的強勢執政風格下,外交系統也正試圖揣摩上意、踩准步點。

2009年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墨西哥時的言論讓人記憶猶新,當時他聲稱,「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 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這番言論所流露的心態和作風,讓觀察人士大跌眼鏡,雖然有人當時認為不過是習近平一時失語, 但多年之後回看毋寧說是性情流露,而且已經開始改變中國外交的風格,注入一股踞傲之氣。

不幸的是,這位曾經被認為風格溫和的外交部長,似乎在和最高領袖保持一致步調的問題上總是存在困難。尤其是2015年巴黎世界氣候峰會期間,多個信息源都指稱,習近平因為未能安排去巴黎恐怖襲擊現場獻花,而對外交部工作非常不滿,這給王毅帶來巨大壓力。

在氣候峰會期間,已經隨同習近平出訪非洲的王毅起草一份講話稿,大力頌揚習近平的英明決策,幾乎每段話都以「習主席」開始,並要求連夜傳達給中國官方媒體進行宣傳,以期加以補救。

此外,2016年3月兩會期間,王毅出席新聞發布會時再次「示忠」稱,三年來習近平20次出訪,相當於環繞地球飛行十圈, 「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中國人的腰板越來越硬」。

而王毅此次在加拿大的發飆,的確某種程度上顯示出「中國人的腰板越來越硬」。按照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媒體發問質疑的權利幾乎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一位 遠道來訪的外交部長,在東道主家門口以強硬口吻教訓記者「沒有發言權」,則結結實實地給滿心期待改善關係的加拿大政府上了一課,同時恐怕只會讓普通民眾的 觀感更加惡劣。

美在新加坡設局圍堵中國 孫建國上將謀划回擊

據媒體報道稱,香格里拉對話會在新加坡開場,南海等熱點問題將再被聚焦。由於香會通常被看成是「美國的場子」,會議從議程設置開始就對中國不太有利。一名日本記者說,相比卡特在南海問題上的表態,他更關心5日孫建國在演講中「如何回擊」。

 

第15屆香格里拉對話將於6月3日至5日在新加坡舉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海軍上將將率團出席。圖為當地時間2015年5月31 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十四屆亞洲安全峰會(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右)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孫建國舉行雙邊會談。

1971年開業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鄰近該國最繁華的烏節商圈,號稱亞洲最豪華五星級酒店之一,但許多中國人記住它並非因其豪華,更多是因這 裡是海峽兩岸領導人時隔66年首次會面的見證地。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蜚聲國際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2002年起的每年初夏,這裡都要舉辦旨在討論亞洲安 全議題的非官方對話會——「香格里拉對話」。

「香格里拉對話」最初由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起,《環球時報》記者2日步入今年對話的主會場時,現場已豎起不少寫有「IISS香格里拉對話」的展板。酒店大堂內,穿著各式軍裝的人往來穿梭。與《環球時報》記者同機抵達新加坡的中國代表團也在這一天入住。

海軍上將孫建國是中國代表團團長,這是他第二次參加「香格里拉對話」。去年率團至此時,他的身份還是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如今頭銜變成了中央軍委 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在去年的經歷中,美國防長卡特在正式會議首日發表演講,點名批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規模和速度史無前例,此行為與國際準則「不合 拍」。孫建國翌日做主題演講時回擊稱,「中國作為大國,島礁建設的規模速度與在南海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是相稱的」。上周,「愛說話」的卡特又在「香會」 前接連在南海問題上煽風點火,稱中國在南海的島礁「築起一座自我孤立的長城」。

 

近日,美方稱此次香格里拉對話會將派出一支由高級軍官組成的團隊,目前已確認防長卡特的新加坡之行,並透露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卡特會與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舉行雙邊會談。圖為2月17日下午,日本防衛相中谷元(右)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在防衛省會談。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家西方媒體預測,「南海爭端將主導今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路透社還稱「註定如此」。該報道稱,南海仲裁庭很快就要針對菲律 賓提起的訴訟做裁決,這次非官方的對話會將成為美中兩國在仲裁結果公布前尋求國際支持的最後機會。美國希望說服東盟國家和印度、日本等國公開支持仲裁庭很 可能作出的對中國不利的裁決,而中國則希望大多數國家勿持這樣的立場。於是作為本次對話會第一個發表主旨演講的人,泰國總理巴育會怎麼說就顯得很重要。該 社採訪的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波林把話說得特別直接:仲裁案的價值在於對中國名譽實施長久打擊,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大批盟友跟著把此事昭告天下才行, 如果中國能召集很多國家不表態,批評就會被抵消。

在「香會」開幕前,香港《南華早報》於1日放出消息,宣稱北京正研究在南海划設防空識別區,並稱消息源自一名接近解放軍的消息人士。該報還稱就 此事得到中國國防部書面回應,稱划設防空識別區是「主權國家的權利」,「至於何時宣布划設,將取決於是否面臨空中安全威脅和空中安全威脅的程度」。美國 《星條旗報》2日說,今年再赴「香會」的孫建國去年就在對話會上表達過與上述說法相似的立場,本周末他將和卡特再次會面。該報稱,”對話會前,中國在南海 的下一步舉動展現出不確定性”。

西方媒體一頓煽忽之下,似乎很多問題在等著孫建國和其他與會中國代表回答。一名日本記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相比卡特在南海問題上的表態,他更關心5日孫建國在演講中「如何回擊」。

依據中國國防部消息,會議期間,孫建國將發表大會演講並與出席香會的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舉行雙多邊會見,介紹中國軍隊在加強亞太安全合 作、推進地區安全治理等方面的政策理念和實踐作為,並提出有關倡議主張。隨同孫建國上將參會的有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關友飛,以及國防大學戰略 教研部教授金一南、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部研究員姚雲竹等。

針對外媒關注的今年香格里拉對話會「中美軍方交鋒」,中國代表團一位匿名人士對《環球時報》說,中美軍事關係中雖然存在不少困難,但近年來兩軍 關係總體穩定發展,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維和、聯演聯訓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這有利於增進互信,避免誤判和管控危機。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為了講好 中國軍隊的故事,中國代表團準備了光碟、宣傳彩頁及與中國南海相關的中英文版書籍。

  相關消息:

香格里拉對話會今晚在新加坡開場,南海等熱點問題將再被聚焦。由於香會通常被看成是「美國的場子」,會議從議程設置開始就對中國不太有利。如果今年香會上的很多發言再被美國方面「定調」,將不讓人奇怪。

美防長卡特上周罕見地連續發表批評中國的激烈言論,不惜把中美關係比照當年美蘇「持續近50年的冷戰對峙」,對那些刺耳聲音在香會上響起,中方大概已有心理準備。

每年一次的「香格里拉對話」於6月1日在新加坡召開,亞太各國防長討論亞太區域安全問題。對話由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起,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舉辦,因會場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而得名。資料圖:2012年香格里拉峰會上與會各國代表紛紛發言。

美國高官近日還嘲笑中國所說的很多國家同中國就解決南海問題的方式達成共識「與真實情況相差甚遠」,美方還時不時用學來的中國成語揶揄中國「失道寡助」。

五角大樓的自我感覺這麼好,真是讓人驚訝。它把它的幾個亞太盟友當成了「國際社會」,把那些國家當它的面唯唯諾諾以及與它的相互利用當成了美國「得道多助」的證明。卡特好像要為五角大樓「拔刀相助」的正義勁兒感動得哭了。

美國戰略界像是被冷戰思維完全灌醉了,連基本的常識感也沒了。五角大樓掌握著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中國在南海擴建了幾個島礁,一再保證它們主要用 於支持民事活動,但美軍迅速就啟用了菲律賓5個軍事基地,向新加坡部署了反潛偵察機,並且尋求使用越南的金蘭灣,到頭來還宣稱中國在將南海「軍事化」。如 此荒唐的邏輯需要有多少欲蓋彌彰的相互配合才能撐得下去。

卡特宣布要把美國最先進的軍事裝備「都派到太平洋來」,擺出「要跟中國干」的架勢,他真的以為美國因此會「得道多助」嗎?西太平洋國家真會喜歡 美國生生把這個地方搞成「火藥桶」嗎?中國擴建了幾個至今還沒見到重軍事裝備影子的島礁,它們哪裡夠給美國越來越總動員般的「亞太再平衡」當借口!

中國崛起讓有的周邊國家產生安全疑慮,這部分來源於對地區環境變化的心理不適,可以理解。但是那些國家同時與中國開展密切合作,區域共同發展是 遠大於安全議論的域內真實主題。本來東亞各國在經過摩擦后,逐漸悟出安全問題應回歸它的應有位置,大家都不想這個地區陷入安全泥潭,誤了共同的發展大事。

美國作為域外國家來搞「平衡」,不是朝著區域真實穩定的目標發揮作用,而是圍繞遏制中國崛起的美國戰略野心搞事,把東亞種種問題都變成構築美國 對華戰略的材料。這是南海地區緊張升級的真正原因,因為這個地區根本就沒有承受過這樣厚重的博弈。很多小國很快就會發現被美國強行拉入了一個大旋渦,這不 可能是它們所情願的。

世界也會看清美國搞「亞太再平衡」完全是為了鞏固由美國主導的地緣秩序,壓縮中國的戰略空間。美國來南海是為了和平本身,這是從歐洲到拉美、非洲都一眼就能看破的鬼話。

國際輿論的重心由美國把持著,美國的軟硬實力能幫助它在香會這樣的論壇上占些便宜,但真實的世界輿論和人心不可能圍著美國的利益轉。中國沒去世 界上謀求霸權,領土之爭的是非是怎麼回事,各國都能大致意會,哪能是美國所說的中國全不在理,菲越就全都在理。美國對中國的「定罪」怎麼可能在世界範圍內 引起共鳴。

但美國謀求霸權是全球人都能懂,也不難相信的。中國既不怕美國軍事威脅,更不怕它的輿論戰威脅。香會即使深受美國影響,也做不了21世紀版的鴻門宴。

美稱中國打造重型支援艦隊 獲全球行動能力

“光華口”號半潛船。

美國媒體5月31日報道,為配合該國的航母和驅逐艦,中國正在配置一支重型支援艦隊,從而獲得在世界各地展開海上和兩棲攻擊行動的能力。

據環球網引述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報道,4月末,由廣船國際為中遠航運建造的“光華口”號半潛船出塢,為中國的海上支援任務增添了新力 量。“光華口”號的排水量為9.8萬噸,是全球最大的半潛船之一。雖然“光華口”號為一家國有企業所有,但幾乎可以肯定,它既可以執行中國海軍的和平時期 任務,也可以執行戰時任務。

“光華口”號總長約245米,甲板長約177米。它可以把裝載甲板潛入水中,並托起大型物體,例如受損無法行駛的戰艦或海上石油鑽井平台,並 把它們運送到其他地方。“光華口”號強大的支援能力可以幫助中國把海上基礎設施運送到海上幾乎任何地方。它可以用於人道主義救援、協助深海鑽探和開採,或 建設浮動軍事基地。

像“光華口”號這樣的半潛船,在民用和海上軍事行動中能發揮重要作用。除了運送鑽井平台這樣的大型裝備,巨大的體積使它們可以成為實施兩棲軍事任務或人道主義任務的海上基地。“光華口”號足以容納護衛艦或驅逐艦。這就意味著,它可以運送喪失動力的水面戰艦。

報道稱,與體積比它小的中國“東海島”號半潛船一樣,“光華口”號的用途也可以更具攻擊性,它能運送大型氣墊船、登陸艇和直升機,支持兩棲作 戰任務。當專用兩棲戰艦把第一批部隊送上陸地後,“光華口”號可以就位並迅速把第二批中國海軍陸戰隊員和兩棲裝甲車送上陸地。從“光華口”號開始,中遠航 運可能將擁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特殊用途大型船只。

報道稱,隨著技術和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中國正在發展世界級的大型裝備,以幫助該國在全球施展能力。不論是“光華口”號和南海人造島所體現的海洋能力,還是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以及國產核反應堆的建設,都表明北京將通過這一系列計劃提升其民用和軍事領域的實力。

南海艦隊服役首艘新型半潛船 可運大型氣墊船